学位点简介
太阳集团tyc151地理学学位点简介
发布时间:

2024-04-07

浏览量:

628

文章来源:

太阳集团tyc151


太阳集团tyc151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教育部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部省合建高校、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全国党建工作示范高校”建设单位。学校现有理工农医等11个学科门类、9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个专业学位博士点、30个一级学科硕士点、31个专业学位硕士点;7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目前,太阳集团tyc151正朝着建设西部一流、国际知名的有特色高水平大学目标迈进。

2018年获批地理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涵盖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三大二级学科。地理学学位点在不断发展过程中,已形成一支知识和年龄结构均较合理、各层次人才配备比较齐全且团结协作的学术队伍,在多学科知识交叉的“环境演化与生态响应”、干旱区山盆-荒漠-绿洲“人地关系调控与绿洲可持续发展”、干旱区“资源环境遥感监测与空间分析”等领域特色鲜明、优势突出。自然地理学围绕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下的山盆-荒漠-绿洲过程,探究山盆-荒漠-绿洲系统演变、多要素空间分异规律及其对全球变化的区域响应机制。人文地理学结合新疆区域生态与社会稳定的各类应急服务需求,重点关注干旱区山盆-荒漠-绿洲人地关系调控、城乡规划与绿洲可持续发展。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重点关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区域自然资源调查与评价、资源环境遥感监测、干旱区地表资源的空间布局、配置模式及动态监测等领域的技术支撑与决策支持。

图1.冰川野外考察

本学位点在建设中不断探索改进提升改革的思路,注重以人为本的改革前提,分别在招生方案、课程建设、教学管理、评价制度等方面开展了基础工作。自2019年开始招生,校级优秀毕业生4人,校级优秀硕士毕业论文10篇。研究生以第一作者发表中科院1区论文各2篇,发表地理学领域T1期刊论文60余篇,本学位点研究生2019至2023年度参加如中国地理学会、中国旅游协会旅游教育分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土地学会等组织的省部级及以上学科竞赛并获奖达45人次,科研能力和学术素养得到很大地提高。学院常年与用人单位建立联系制度,通过访谈等方式了解毕业生就业情况,毕业生均进入地理学与资源环境类等相关的企事业单位,其中部分毕业生前往国内著名院校(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攻读博士学位。并与用人单位在研究生总体素质、专业技能、学习能力、工作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调研。毕业生综合素质得到了相关单位的一致好评。




图2.师生参与学术交流


学位点现有专职教师26人,45岁以下教师比例为92.3%,教授5人,副教授8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比例为50%。校内硕士生导师8人,另有外聘导师5人、绿洲客座教授1人,校内导师获得博士学位7人,教授5人,生师比为1: 2.8。是一支以中青年为主力、学历层次高、学缘结构合理的团队。

学科拥有较好的教学科研基础条件,与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共建了“空间信息获取与应用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和“绿洲城镇与山盆系统生态兵团重点实验室”;建成教学科研实验室总面积超1000平方米,建成RS实验室、GIS实验室、3S实验室、测量实验室、地质地貌实验室、沉积分析实验室、气象水文实验室、土地信息工程实验室、电子导游实验室、虚拟旅游实验室等教学科研实验室;学科购置了大量地理研究相关的仪器设备,总价值超过2000万元,通过与水建、机电、师范、生命等学院的学科交叉融合,形成了综合性的地理教学科研平台。


图3.师生参与草原生态修复项目服务


近五年,学位点的代表性科研项目有43项,主要来源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兵团社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科技部以及横向合作等,获批科研经费呈明显增加趋势,其中国家级项目129.6万元,省部级项目86.8万元,厅局级项目41万元,非政府项目412万元,科研项目的开展为学科建设和研究生培养奠定了坚实基础。







上一篇:下一篇:
太阳集团tyc151地理学学位点简介
发布时间:

2024-04-07

发布人:

太阳集团tyc151

浏览量:

628

字号: 


太阳集团tyc151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教育部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部省合建高校、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全国党建工作示范高校”建设单位。学校现有理工农医等11个学科门类、9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个专业学位博士点、30个一级学科硕士点、31个专业学位硕士点;7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目前,太阳集团tyc151正朝着建设西部一流、国际知名的有特色高水平大学目标迈进。

2018年获批地理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涵盖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三大二级学科。地理学学位点在不断发展过程中,已形成一支知识和年龄结构均较合理、各层次人才配备比较齐全且团结协作的学术队伍,在多学科知识交叉的“环境演化与生态响应”、干旱区山盆-荒漠-绿洲“人地关系调控与绿洲可持续发展”、干旱区“资源环境遥感监测与空间分析”等领域特色鲜明、优势突出。自然地理学围绕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下的山盆-荒漠-绿洲过程,探究山盆-荒漠-绿洲系统演变、多要素空间分异规律及其对全球变化的区域响应机制。人文地理学结合新疆区域生态与社会稳定的各类应急服务需求,重点关注干旱区山盆-荒漠-绿洲人地关系调控、城乡规划与绿洲可持续发展。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重点关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区域自然资源调查与评价、资源环境遥感监测、干旱区地表资源的空间布局、配置模式及动态监测等领域的技术支撑与决策支持。

图1.冰川野外考察

本学位点在建设中不断探索改进提升改革的思路,注重以人为本的改革前提,分别在招生方案、课程建设、教学管理、评价制度等方面开展了基础工作。自2019年开始招生,校级优秀毕业生4人,校级优秀硕士毕业论文10篇。研究生以第一作者发表中科院1区论文各2篇,发表地理学领域T1期刊论文60余篇,本学位点研究生2019至2023年度参加如中国地理学会、中国旅游协会旅游教育分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土地学会等组织的省部级及以上学科竞赛并获奖达45人次,科研能力和学术素养得到很大地提高。学院常年与用人单位建立联系制度,通过访谈等方式了解毕业生就业情况,毕业生均进入地理学与资源环境类等相关的企事业单位,其中部分毕业生前往国内著名院校(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攻读博士学位。并与用人单位在研究生总体素质、专业技能、学习能力、工作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调研。毕业生综合素质得到了相关单位的一致好评。




图2.师生参与学术交流


学位点现有专职教师26人,45岁以下教师比例为92.3%,教授5人,副教授8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比例为50%。校内硕士生导师8人,另有外聘导师5人、绿洲客座教授1人,校内导师获得博士学位7人,教授5人,生师比为1: 2.8。是一支以中青年为主力、学历层次高、学缘结构合理的团队。

学科拥有较好的教学科研基础条件,与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共建了“空间信息获取与应用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和“绿洲城镇与山盆系统生态兵团重点实验室”;建成教学科研实验室总面积超1000平方米,建成RS实验室、GIS实验室、3S实验室、测量实验室、地质地貌实验室、沉积分析实验室、气象水文实验室、土地信息工程实验室、电子导游实验室、虚拟旅游实验室等教学科研实验室;学科购置了大量地理研究相关的仪器设备,总价值超过2000万元,通过与水建、机电、师范、生命等学院的学科交叉融合,形成了综合性的地理教学科研平台。


图3.师生参与草原生态修复项目服务


近五年,学位点的代表性科研项目有43项,主要来源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兵团社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科技部以及横向合作等,获批科研经费呈明显增加趋势,其中国家级项目129.6万元,省部级项目86.8万元,厅局级项目41万元,非政府项目412万元,科研项目的开展为学科建设和研究生培养奠定了坚实基础。







上一篇:下一篇: